项目进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政府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效应研究”顺利结题
近日,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审核,我校公共管理学院郁建兴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政府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效应研究”(批准号18&ZDA116),以“免于鉴定”形式顺利结题。这也是郁建兴教授主持完成的第三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01
课题组开展了哪些重要研究?
政府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政策效应或现实影响业已得到较多关注,但研究者多讨论政府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自身的影响以及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而且多为思辨式或案例式分析,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局限。有鉴于此,项目从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多维效应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政府培育社会组织对政社关系和社会组织自身的影响,以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等。最终研究成果《政府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效应研究》体现了上述内容。
理解中国之治,中国共产党是关键变量。课题组首先将“政党-国家-社会”的三元分析框架纳入了国家与社会关系变革的分析视野,突破了传统国家与社会关系二分的视角。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刻画了十八大以来社会组织领域政党力量的强势挺进与政府力量的退出转型,并将之概括为“行政脱钩、加强党建”。在行政脱钩的情况下,课题组发展了前期成果“调适性合作”分析框架,并探讨了公共服务购买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可持续性。
政府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初衷是对社会组织自身产生影响。已有研究广泛探讨了西方背景下政府资助对于社会组织的影响,但是对于非西方国家政府资助影响社会组织功能的研究尚显不足。课题组实证分析了非西方语境下政府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差异化影响及其原因。具体而言,课题组基于2013-2017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数据,从区域比较的视角考察了政府资助对不同地区社会组织筹资收入以及公共服务与政策倡导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两种作用机制:撬动策略和选择性赋权策略。在筹资收入中,课题组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政府资助对社会组织非政府渠道筹资收入的影响,以及网络对社会组织筹资能力的影响。
同时,政府培育发展社会组织还会产生社会效应,体现在社会组织对于组织生态、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县域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帮助贫困群体和推动共同富裕、社会住房提供等方面的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课题组调查研究发现,抗疫成功的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了应急、公益慈善、专业服务、行业协会商会、心理健康服务等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在不同抗疫阶段的不同作用,揭示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抗疫的重要意义。同时,课题组以行业协会商会为例,细致剖析了行业协会商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治理中服务会员、协助政府、支持社会、促进跨部门合作等方面的作用。
02
课题成果有何学术与应用价值?
据统计,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或发表于公共行政、非营利组织和中国研究的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或刊发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上,亦得到了省部级以上领导的肯定。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021年第1期)
《政治学研究》(2020年第1期)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20年第5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些成果基于独特研究视角和翔实研究素材,或为既有文献中议而不决的理论问题提供了稳健的证据支持,或基于中国经验创新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或为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全球疫情治理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获得同行和社会较高评价。
此外,课题组依托该项目还开发了“中国县域社会治理指数模型”和“共同富裕指数模型”,并评选和发布了“2020中国县域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课题首席专家介绍
郁建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现任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政府管理与创新、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社会政策等领域的研究。
此前,郁建兴教授已顺利完成“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控和引导对策研究”(批准号08&ZD020)和“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化研究”(批准号13&ZD040)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且均以“免于鉴定”结题。
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沈永东长聘副教授和吴结兵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俊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邓国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马剑银副教授等。博士生任杰、滕红燕、虞志红、吴昊岱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来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政府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效应研究”课题组
图文编辑:寿容儿
内容审核:鲁 平
责任编辑:王 雪
— 推荐阅读 —